今天是:

杨洋委员:建设美丽乡村 助推乡村振兴

作者: 时间:2017-12-24 来源:县政协办公室 责任编辑:翔宇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号召,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更进一步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构件,还是到2035年第一阶段基本实现的战略目标。“美丽”一词还首次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五个定语之一,党的十九大还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新理念。如何建成令人神往的美丽中国,笔者认为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宣恩理应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所作为。作为一名在乡镇工作的年轻同志,本次发言试图以李家河镇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实践为蓝本,和在座各位对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做一些交流探讨,不对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我县美丽乡村建设需要肯定成绩

要了解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情况,可以从解剖李家河镇的工作来洞悉。近年来,李家河镇通过开展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试点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了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广泛赞誉。

一是改善基础设施。集镇街道完成青石铺面以及绿化、亮化。停车场、公厕等公共设施正逐步配套完善,垃圾填埋场、集镇污水处理厂正在加紧建设,农村河堤治理、水渠整修成效明显,村级公路硬化实现全覆盖。

二是发展生态农业。依托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发挥独特的贡水白柚原产地优势,严格按照有机产品的标准和要求,切实加强贡水白柚产业发展和管理。大力推广“畜-粮,畜-菜,畜-果,畜-鱼”等立体循环生态农业,积极推广微生态发酵床生猪养殖模式,在推动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有效解决养殖污染问题。

三是建设绿色家园。大力实施以“改路、改水、改房、改灶、改圈、改厕”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持续治理脏乱差,“垃圾围村、臭气熏天”的状况大为改观。扎实开展“绿满荆楚”行动,推进农村房前屋后栽树种花,农村人居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在全镇开展以“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为主要内容的“三清洁”活动,抓好治水治塘等综合整治工程,实现水清岸绿、鸟语花香,村庄靓丽指数明显提升。

四是加强日常保洁。引进物业公司承包李家河集镇24小时保洁。将板栗园集镇和上洞坪集镇打包给具备相应设施设备条件的村民专班清扫。探索建立户清扫、组保洁、村归集、工作队(镇)清运的垃圾清运处理机制,每年投入10余万元用于保障环卫设施添置和运行经费,每个村落实了1名专职保洁员,确保农村垃圾定点收集、定时清运、及时无害处理。立足于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活习惯,鼓励农户对垃圾进行分类归桶,对秸杆、杂草等可燃类垃圾,按市场价格统一收购,运送至来凤县凯迪生物质发电厂作为原料,变“废”为“宝”。

五是建立激励机制。注重发挥好村级理事会作用,制定村规民约,监督保洁员履行工作职责,监督农户遵守保洁制度,督促和引导村民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在车子口等试点村成立了环境卫生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各家各户进行卫生评比,积极开展“清洁村”、“清洁户”评选活动,并公开授牌,给予奖励,形成了争先进、比文明的良好风尚。

六是争取多元投入。大力推广村庄保洁、道路养护、林木管护、河道清理“四位一体”建设和管理模式,推动国土治理、环保治理、农业开发等项目资金有机整合。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经营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动员在外知名人士、企业老板捐助家乡建设,有效解决了必要的资金投入难题。

李家河镇的建设实践,侧面反应了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日益突显。

二、我县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直面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大幕开启,硕果初结,但要将美丽乡村建设引向深入,让美丽常驻,还面临着诸多难题待解。以下几个问题尤显突出:

一是农村传统生产生活习惯根深蒂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难。美丽乡村建设的主战场在广大农村,由于山区封闭落后,绝大多数农民基本的环保意识还没建立,日常生产生活行为只求方便不讲环保,农民住房与畜禽养殖场所抵近建设,垃圾乱扔污水乱倒粪水直排,病死畜禽尸体随意处置,千百年来刀耕火种,秸秆杂物随意焚烧,过度施用农药化肥,大量农膜残存耕地无法降解,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随意丢弃等,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加之农村点多面广,虽对集镇和中心村的垃圾采取了统一清运,但较远的村集中处理垃圾的运输成本高,当地只能采用就地焚烧和或自选场所简易填埋处理,对空气和土壤造成了二次污染。

二是农户保持家园清洁的动力不足,农民主体作用发挥难。在农村,虽也有不少爱卫生的农户,但也多只看重自家房屋院坝以内的范围干净,清理的垃圾多是堆积在屋后和院坝坎外,没有养成定点投放垃圾的习惯,也没有意愿和动力这么做。加之资源回收利用渠道少,农村垃圾分类的习惯更是难养成。甚至对干部号召清洁家园觉得可干可不干。由于还没有找到真正有效管用的办法调动农户发挥主体作用,农村环境整治仍然主要处于一种“干部热、农户冷,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污染”的被动状态。

三是经营主体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违规经营行为制止难。境内多数矿产资源开采方式粗放、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一些工矿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社会责任感不强,“三废”处理方式简单或根本未经任何处理随意排放,对周围环境和农作物生产的危害加重。一些业主在水源区擅自从事水产养殖屡禁不止,一些农药经销单位偷卖禁止经营的诸如除草剂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等,这些大多伴随着偷排偷卖等行为,很难查处,屡禁不止。

四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必要的设施设备建设配套难。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和系统工程,涉及到环境整治、公共服务、基础配套等方方面面,工程量大,单是垃圾池的建设、清运车的配置等要达到基本满足农村需求就很难满足。但国家安排项目资金有限,县乡财政投入能力不足,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农户自我投入的能力有限且动力不足,环境卫生整治相关经费大部分要靠乡镇里自筹解决,严重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进展。

三、我县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再加力度

“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这就意味着,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简单地当成一时的政治跟风搞一阵子。既然是长期的工作,就必须常抓不懈,长效推进。

(一)坚持规划先行,彰显特色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要坚持全县一盘棋,体现差异性原则,坚持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引领,以基础设施配套先行为支撑,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村地貌特色、自然环境、资源禀赋、风土人情特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一村一规甚至一院一规的要求,深入做好山、水、林、园、路等治理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现代农业和全域旅游业发展规划、乡村文化振兴规划等有机整合,相互衔接,充分彰显村庄山水田园、生态自然、民俗风情等独特魅力。

(二)创新教育引导方式,唤醒群众主体意识。建设美丽乡村,必须以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为前提。要改变传统说教式的宣传教育方式,通过采取分期分批大规模组织闭塞落后地区的村民到发展较好的农户和村庄参观体验的“觉醒式”教育,激起他们对美好生活方式产生“共鸣”,进而深入开展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健康意识、节约意识“改造式”教育,大力倡导文明新风,从而激活内生动力,唤醒他们投身美丽家园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狠抓重点工程,集中力量强力推进。一是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采取宣传发动、考评推动、曝光促动等多种方式,倒逼群众改变传统陋习,自觉养成保持环境干净卫生、垃圾分类定点投放等良好习惯。将农村保洁管理纳入城镇环卫体系,探索将农村保洁管理推向市场,建立农村保洁长效机制。二是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我县农村以“两块板子一个坑”的旱厕居多,严重影响生活品质和社会观感,迫切需要把普及冲水式卫生厕所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大力推进。三是大力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村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加强农用物资经销的源头治理,坚决杜绝政府治理群众污染、边保护边污染的现象。四是大力推进新型产业发展。努力推进现代农业、民宿旅游、田园社区等田园综合体建设聚集人气,吸引背井离乡人员回归。

(四)严格污染执法,落实谁污染谁治理。实施领导干部生态环境问责制,实行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制,建立以环境损害赔偿为基础的环境污染责任追究体系,完善关联职能部门联动执法机制,鼓励推行环境污染损害责任保险制度,真正把谁污染谁治理、污染付费制度落到实处。

(五)强化资金保障,稳定投入长效推进。设立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对整村推进、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等各项涉农资金统筹使用。鼓励和引导农民投资投劳,积极引导社会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逐步推动由建设村庄向经营村庄转变,从而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发言人单位及职务:县政协委员、李家河镇政府副镇长

推荐单位:县政协提案委员会

阅读推荐